- 凝心聚力 躬身...
- “五维发力”强...
- 听心声汇良策...
- 实干践行初心 ...
- 青海银行召开党...
- 青海银行执金融...
- 找准定位 实干笃行
- 青海银行党委召...
- 青海银行党委召...
- 青海银行“三举...
- 乘势而上 续写...
- 增强应急本领 ...
- 青海银行与海北...
- 青海银行玉树州...
- 青海银行积极开...
在青海省湟源县的日月山巅,一幅壮阔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。这里曾是丝路古道的重要关隘,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之地,更是青海内外流域的自然分界。如今,在这片承载着历史与地理双重意义的土地上,青海银行以金融之笔,为这幅千年画卷添上了崭新的绿色篇章。
近年来,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,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逐渐成为推动绿色发展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。湟源县作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8个试点县之一,在推动日月山景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,面临着生态价值量化、融资渠道拓宽等关键问题。面对日月山景区生态建设项目面临的回款周期长、抵押物不足等融资困境,青海银行主动与湟源县政府携手,深度参与湟源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。
在深入了解日月山景区生态资源禀赋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,湟源县组织专业团队对景区草地资产、建筑资产、权益资产三类资产进行功能价值计算,形成《日月山景区(二期)项目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(VEP)核算结果》,科学核算出景区生态资产总价值达10353.74万元。基于这一评估成果,青海银行创新推出“农富宝—生态价值贷”,以精准的金融活水滋养生态价值转化之路。通过严谨的审核与评估,青海银行向湟源县相关企业成功发放300万元绿色低息贷款,专项用于景区的升级改造,有效破解了生态产品“难度量、难抵押、难交易、难变现”等普遍问题。青海银行到位的绿色贷款推动了景区生态旅游和文化产品的开发,助力其打造特色旅游线路,推动景区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。
视线转向贵南县龙羊湖库区,另一幅生态与经济交融的画卷同样动人。经过多年精心治理,这里已建成防风林1.5万亩、经济林0.8万亩、生态林草3万亩,植被成活率达95%。昔日的生态脆弱区,如今已成为集生态治理、林下经济、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绿色发展示范区。自2017年起,青海银行累计投入3150万元信贷支持,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……
这些生动实践只是青海银行绿色金融战略的缩影。截至9月末,青海银行在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领域的绿色贷款余额已达8.79亿元,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横向助力特色产业集聚,纵向推动全产业链升级,真正实现了“生态优先、产业兴旺、百姓增收”的良性循环。此次“VEP+生态价值贷”模式的成功实践,不仅为日月山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,更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金融样板,发展了农文旅相融合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,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和路径。
展望未来,青海银行将继续以金融活水守护“中华水塔”,通过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,探索“生态+”“旅游+”“品牌+”等多业融合新模式,让高原绿水青山持续释放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,在这条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,以坚定的步伐书写金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答卷。
人才招聘
服务网点